金融界網9月15日消息 今日國內期貨市場,錳硅期貨主力午后漲停,漲幅6.00%報收于9892元/噸,還有3個近月合約封漲停。硅鐵期貨主力合約破萬二關口,收漲5.13%報12054元/噸。雙硅均連漲3日并創上市以來新高。
錳硅已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幅在3%以上,本周累計升幅甚至有望超10%。硅鐵已連續七周收高。
硅錳加速上漲根本原因是南方主產區均面臨著能耗雙控
云南省委常委會9月13日下午召開會議,審議《關于云南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有關情況的報告》、《關于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堅決完成能耗“雙控”目標任務的指導意見》。會議強調,堅決遏制“兩高”項目盲目發展,確保不折不扣完成能耗“雙控”目標,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低碳轉型。
據我的鋼鐵網最新消息,陜西榆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確保完成2021年度能耗雙控目標任務,對于部分重點用能企業實施限產、停產調控措施,其中涉及到硅錳企業日產9月9日統計值:930噸/天,占全國4.4%,按表內要求實施停產及50%限產推算,影響日產465-720噸/天,月計1.4-2.2萬噸。
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中級分析師李嘯塵表示,截止到今年8月份,云南地區生產硅錳6517共15.1萬噸,占比全國產量2.14%,今年前8個月月均產量1.9萬噸,同比去年下降20.94%。從產量的角度來看,不管是月均產量絕對值或者是總產量在全國的占比均較小。目前硅錳產量處于歷史較低水平,所以云南能耗雙控文件的出臺對于云南硅錳供應減量的影響較小,并不是影響期貨價格的主要原因。期價加速上漲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硅錳南方主產區中的廣西、貴州均面臨著能耗雙控政策、限電等事件的影響,短期內對于供應的沖擊較大。
瑞達期貨研究院認為,目前來看,內蒙、貴州廠家生產均受限電影響,云南雙控政策落地、寧夏控耗持續,廣西限產政策較嚴,其他產區也相繼傳來限產,整體政策環境較為緊張,而實際限產執行也正在有序推進,雙硅供應均受壓制。其中,錳硅企業最新周度開工率縮減將近10%,日均產量創4周新低,周度產量處于歷史低位。而硅鐵供應數據方面,開工率及日均產量兩者均刷新7周低位。本次多地限產后市是否嚴格執行,也需冷靜對待,限產執行時間及力度值得跟蹤關注。
聚烯烴期貨大幅上漲 三大原因導致上漲
今日,塑料類期貨大幅上漲,PP及塑料期貨主力合約單日暴漲超450元,漲幅均超過5%。PP期貨創今年4月初以來新高,塑料期貨則創3月中旬以來新高。PVC期貨主力合約上漲2.36%。
塑料、PP、PVC的全線拉漲主要由于福建貨源外運困難,造成短期供應偏緊的格局。此外EVA與高壓塑料等品種價格高漲對期貨盤面形成提振。當前聚烯烴單日極限推漲,而后期貨源流動性釋放或將抑制行情走高,需警惕高位回調風險。
隆眾資訊認為,聚烯烴市場需求受限,預計上漲幅度有限。短期國內聚烯烴市場價格寬幅震蕩為主。
南華期貨在最新評論中指出,三大原因導致聚烯烴一波上漲:能耗雙控、動力煤強勢上漲以及MTO利潤壓縮。
首先,榆林能耗雙控是推動近日聚烯烴上漲的強驅動。能耗雙控對PP和PE的損耗量分別為19.45萬噸和17.02萬噸,將較大幅度影響四季度的供需差,聚烯烴的四季度供應過剩的預期,會得到一定程度緩解。在上半年雙控不達標的省市中,如果寧夏的寶豐和神華也參考榆林的措施,產量預計會繼續減少,從而推動聚烯烴的上漲。
其次,昨日動力煤繼續偏強震蕩。雖能耗雙限利空動力煤價格,但動力煤的庫存依舊在較低位置,冬季偏緊預期驅動動力煤價格,對煤化工的成本支撐依舊較為堅挺。
最后,甲醇制聚烯烴利潤壓縮,本周多套MTO裝置停車,盤面出現預期的甲醇弱于聚烯烴的局面。雖然MTO的停車對聚烯烴裝置暫未產生影響,但是考慮動力煤對甲醇的支撐仍在,下行有限,因此MTO利潤修復大概率需要聚烯烴的上漲。
綜上,本輪聚烯烴的上漲主要來自成本端和供給端的驅動,今天榆林裝置限產落地更是推動聚烯烴大幅上漲。展望后市,聚烯烴市場情緒依舊較好。